玲珑丹彩散天葩,刻画争传没骨花

—— 评《没骨留香——恽南田“没骨画法”图式与观念的研究》

 

文 / 窦修林

 

11_副本.png

  在绘画史界,对古代画家的研究,不外乎两个领域:其一,存量艺术品收集整理;其二,对画家的生平、艺术观念、学术影响进行当下性研究。但很少有人对古代画家的成名画法进行实践性系统性研究,吴锦川《没骨留香》可谓独出蹊径。盖因为国画的特殊性在于笔墨有成需要几十年的蒙养,登高才能望远,仅凭此点就非普通理论研究者所能企及。吴锦川长期浸润于国画创作,技法娴熟在心,名重东南。在他的领军下,“常州画派研究所”的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

22_副本.png

  恽南田,位列清初六家之一,与“四王”、吴历齐名,并称为“四王吴恽”。然而,在艺术影响以及学术研究上,“吴恽”远不及“四王”。四王是有清一代绘画正统的象征,才有“扬州八怪”的“怪”的公共意识。虽然经“五四”的低潮,但难掩其耀眼的存在。“吴恽”相对“四王”,实质地位属于第二层次。后人对“吴恽”的评价,往往采用“四王”的标尺,抹杀了他们个性化的存在。特别是恽南田,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成了“跨界”的影响。恽南田“跨界”的媒介,就是没骨留香的“写生花”图式、技法与观念,这也是恽南田学术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吴锦川《没骨留香》的出版,为人们铺陈了恽南田“跨界”的内核,从“源起”、“成因”、“图式”、“观念”、“理论”作了系统的分析,回答了蔡星仪“中国美术史苟无恽南田,绝对也会黯然失色”的原因所在。

33_副本.png

  古代画人艺术倾向虽与所受艺术教育、生存环境、主观意识等个体生存行为有关,有很大的变数,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寻,也有一个核心的基轴,即以皇权为本的政治理想、以天人合一为中心的家国伦理社会秩序、以应对环境而产生的整体审美观念。《没骨留香》从恽式没骨画法的源起,首先界定了恽南田遗民心态与身份。

  恽南田出身家境中落的书香门第,又恰逢明清易代的乱世,有明皇权正统思想贯穿于一生。虽然曾奋起抗争,但也无力回天。既不能闻达于诸侯,只好独善其身。然而,独善其身同样艰辛,可谓一生穷于生计,只能以卖画所得微薄收入维持日常,难以与仕宦殷实世家“四王”可比。“四王”内心虽然也有遗民情节,但在社会表达层面只是一心诉求艺术的有清顺民。纵观恽南田一生,可用“纠结”作为评价。他想秉承文人身份,却不能成为“四王”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层文人,只能是每天纠缠在衣食住行的下层文人;他想保持文人之本不愿从事绘事末技,不屑卖画却不得不以画谋生;他想体现文人绘画志趣却需要考虑下层民众的接受程度,只能在雅与俗之间寻找平衡点。所以,遗民心态与身份是恽南田艺术雅俗共赏的内在成因。

  其次,《没骨留香》对恽式没骨画法的探究是建立在各时期恽南田作品“标准件”基点之上。“标准件”基点是否准确选择,直接影响学术研究成果的公信度。吴锦川常年从事绘画创作,深谙恽南田图式画法,知晓艺术家技能的成长维度与经度。即使如此,他还是花费大量时间与篇幅对恽南田的存量作品进行了整理与界定,学术上有理有据,令人印象深刻。

  接着,阐述了恽式没骨画法的图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观念问题。没骨画法在国画的长河中源远流长,难点在于恽式没骨画法的自身范畴。吴锦川在书中梳理了没骨画法的时代发展及其表现的文物体制,指出了恽式没骨画法的传承与变革的图式特征。点明:“恽南田在研习历代‘没骨画法’的过程中,广学博览,遍采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图式”,既“考之前古”,又“参之造化”,才“创作了自己的‘没骨画法’图式”。

 

44_副本.jpg

恽南田《双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恽式没骨画法的观念问题,吴锦川从技法层面阐释了恽南田在笔墨、赋彩、美学等图式的变革之处。认为:恽南田的笔墨强调“图式性、观念性和文化性”;恽南田的赋彩追求“曲尽造物之妙”,“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恽南田的美学表达中,“绘画的境界、美感、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主要推崇“高逸、荒寒、澄明”的美学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吴锦川通过对恽南田存量山水画的研究,确认山水画创作伴随恽南田的一生,并非“羞于第二手”而放弃。吴锦川极力推崇恽南田的山水画,强调山水画声名不显不过是淹没于盛名之下的花鸟画。同时着重指出,恽式没骨画法同样在山水画中得以运用。

  最后,集中探讨了恽式没骨画法之理论。叙事方式从前面的恽式没骨画法的创作实践转到理论总结,主要从“主体”“本体”“写生”“图式”“摄情”“四景”论等领域加以概括阐述。其中“写生”“摄情”“四景”论让研讨者耳目一新,也为有清一代临摹复古的画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

55_副本.png 

  恽式没骨画法注重写生、摄情与四景论,实际上与“四王”体系拉开了距离,上溯至两宋艺术的表达语境之中。因而恽南田的作品具有真情实感,传达给观众的画面更多的是自然之美,文化不是唯一的诉求,更在于写意与志趣。观众从画面形象直接可以交流。而当时四王体系强调自我,并不在意他者的感受,他者要与之心灵相会,途径就是自身的学识修养与审美志趣,所以四王体系绘画与观众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间隔着文化。也预示着恽南田绘画艺术所具有的“跨界”影响,成为历史的必然。

66_副本.png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