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副本.png

 

  旧时,讲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寒来暑往,四季分明,日子平缓有序,人们敬畏自然,自然与人们亲近。

 

  可如今不同了,万家灯光取代了璀璨星空,超市给予蔬果们光鲜亮丽的包装,好似它们从来不分四季。我们习惯性地享受便利,渐渐地除了冷暖的身体感受外,对季节愈发不敏感,感知也愈发麻木平淡起来。

 

  挪威作家阿澜·卢说过:

  “我们已经习惯了所谓舒适的城市生活,但偶尔也需要去体验一下自然的浩瀚,感知我们到底来自何方。

  而这样的体验其实不必是归隐田居,那样显得不免有些矫情,城郊采摘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那里可以暂时隔绝车水马龙的喧嚣,但又离城市不会太远。

 

  置身采摘,重新接过季节给的信号,明白大地给了我们什么馈赠。

 

  此时,自然是桃子最时新了。

22_副本.png

 

  桃子的味道,人人熟知,却始终道不明。有趣的是,这最时新的水果亦是我们文化中最古老的水果之一。

 

  从《诗经》里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到崔护的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比作美人,桃花预知爱情,这些事不过是桃的花事,它在春天的前奏。而桃花落尽来到这酷暑,便是吃桃好时节。

33.png

  清代《亲斋诗话》中曾以桃味说诗韵:“诗要脱俗,须于学问之外,仍留天趣为佳。如美桃熟至八分,微带青脆甘酸,此为上品。若至十月中旬,肉如烂酱,一味甜俗,不足当知味者品题矣。”

 

  七月的桃最是好滋味,甜中有酸,清脆多汁。桃属于呼吸越变性果实,摘下后不久就会软化,果肉太熟,味道变得甜俗。

  只要置身桃园,便可体会《亲斋诗画》 中的“天趣” 二字。

44_副本.png55_副本.png

  去往桃园,边摘边食,人间美事。

  想必那齐天大圣看守蟠桃园时,也在桃树下做过美梦。

 

  在园里,窥探的到桃最好的样子,它接近人的肤色,粉粉红,泛起微微一层绒毛,淡淡桃香沁在空中。尤其是那夏雨刚停歇,雨水混合着桃香,清新香甜,果真如少女般美好呢。

 

  若是感到疲倦,那寻得一棵桃树,围坐在树下乘凉,回忆起那些悠悠的 “桃” 事。

  那桃园三结义的快意 ;

  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的唐伯虎,短短四句,吟出桃的轮回 ;

  那历史转角处的画家们,用心画一桃,便往知己人家祝寿安康。

66_副本.png77_副本.png

桃啊桃

绯红婉转在这世间

温暖过多少年岁



  夕阳西下,满载而归。

 

  有人说,现代人的田园梦只有梦,没有田园。其实不然,田园只有一半幻想,一半实践,才有半梦半醒的沉醉,郊外采摘就是这梦的一条小船。

  小船外,超市里可以买到精致的果蔬,但买不到它们生长的环境 ;小船里,一枚果子也有自己的灵气,是自然环境天生的,是历史人文赋予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与它们发生的联系,而不仅仅是 “吃” 这一动作而已

 

  想起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礼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自然给我们的礼物从来没有少过,一花一木、一果一蔬,只是我们忘记去发现。

  偶尔告别城市的匆忙喧闹,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城郊的田园那么多,去采摘一回,蜜桃、翠梨、葡萄、西瓜都在等你,去享受一份闲适,做一回江山风月的主人。

88.png

— END —

参考资料:汪涵《有味》

文中图片皆拍摄于环太湖艺术城·习园

 

文中作品为环太湖艺术品交易中心

在售作品

收藏请咨询:400-806-7133

或+客服 V:1801500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