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窦修林


对于《红楼梦》,鲁迅先生曾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其语之意在于《红楼梦》是包罗万象的世间社会生活的奇书,研读者身份地位、思想意识、学术主张等的殊异,往往形成相异的解读。这也许就是《红楼梦》成书以来,后人竞折腰的魅力所在吧。

 1.jpg

日式瓷酒具一组

就《红楼梦》的框架结构来说,凡此种种无不围绕一个“情”字而展开:以顽石入世为引,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亲属互动为舞台,以木、石与金、玉三方的爱情、姻缘纠葛为主轴,既有作者的忧愤感慨之情,也包括儿女之缘与亲属之情,更有对社会的怀疑和批判之情,也有对美的毁灭、善的异化、真的丧失的悲叹之情。故空空道人有所谓“大旨谈情”之语。诸般情缘“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最后在四大家族破家衰败的情结下,最终有情变无情,归入太虚幻境之中。 

 2.jpg

花季如幻境 顾平

 “大旨谈情”,按词义也谓大要叙情。所以《红楼梦》开篇就自称是一部“情书”,社会之情、亲属之情、主仆之情、男女之情凡此等等,交织围绕第一主人公贾宝玉而展开。元好问词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曹雪芹在塑造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时,其性格基础就是“情”,是“情”的化身,寄托了作者的思想与经验、幻想和希望,甚至泪与笑、血和肉。贾宝玉原是青埂峰下的一块玩石,幻形入世后化作贾宝玉。所谓“青埂”者,即“情根”也。“是‘情空’、‘情幻’的象征性文化意象”。“情根”为谁?作者自谓也。正是作者这个情根,才孕育出贾宝玉这个情种,并将他置身于四大家族的情天情地之中,生情之叶,开情之花,结情之果,最后又都幻化为无形。所以,贾宝玉不是脱胎于母胎之中的人,而是脱胎于作者心中的情境之界。

 3.jpg

云想衣裳花想容 顾平

在作者营造的“大旨谈情”的氛围之下,既然贾宝玉是“情”的化身,那么下面试就贾宝玉情感的外在表现,以其爱情、世情、私情来分析其情境世界。

 4.jpg

春风蕉叶 顾平

一、爱情

爱情通常是指人们在恋爱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感情。也就预示着得到时的欣喜,平常的牵肠挂肚,失去后的痛心,不能拥有的无奈,甚至产生心理差异的猜疑、能力不足的嫉妒和被欺骗的仇恨。所以表现爱情永远是文学作品的主题。《红楼梦》“大旨谈情”下的首要之情就是贾宝玉的爱情情感的纠葛。之所以纠葛,在于贾宝玉与林、钗两女的三角情感,也就是木石之盟与金玉良缘的不可调和性。木石之盟是朴实的,更是理想化的,而金玉良缘却是现实的,社会化的。前者只能是有缘而无份,有情变无情;后者即使无缘却有份,无情却有情,金玉良缘实质上应是“金玉良姻”。木石与金玉,虽在作者笔下几乎同时铺陈,但在社会的干预下,优劣顿分,贾宝玉的爱情最终也幻化为无。(待续)

 5.jpg

太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