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倒叙方式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没有比“2017年12月17日,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元成交”更好的故事起点了:拍卖师的落槌,敲出了拍卖历史上最昂贵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当晚,现场出现了约70次举牌。激烈的竞价记录了中国艺术品经营从“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的传统买卖模式,走向现代化拍卖之路的历程;8.1亿元的落槌价,不仅意味着拍卖行获得了1.215亿元的高额佣金,还意味着齐白石书画板块行情的整体上扬和相关文化衍生品产业的快速跟进。

 

  这次现象级的拍卖可以被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小小缩影。从1989年底台湾长流画廊主黄承志以每条10万美元的价格逐一买入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到今天的易手带来了上亿美元的收入,这正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如《山水十二条屏》一样,40年来成为市场焦点的无数艺术品、收藏家、经纪人、画廊、拍卖公司、艺术博览会以及私人美术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进艺术市场,共同参与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的传奇历程,成为铸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一分子。

 

1508814900105

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 北京保利

 

“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

 

最终成交价9.315亿元,成为目前中国最贵艺术品

 

  在这股步伐由慢至快的浪潮中,艺术品市场几经起落。促成这复杂形势的既有风云变幻的国内经济、国际政治环境,更在于市场自身的调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当下的盛世收藏,回望曾经的沧桑,我们不免要发问: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40年?

 

鬼市江湖

 

  在动荡的民国时期,仍存在酷爱收藏古玩字画的贵胄遗老、官员军阀以及收入较高的大学教授,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将有限的财产花费在耗资巨大的收藏爱好中逐渐被视为一种奢侈行为。在经济极度萎缩的冷寂时期,连公私合营的古玩店铺也消失殆尽,仅存有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寥寥几家负责古玩外销创汇的国营文物商店,它们依靠自身特别的社会定位和政策优势生存下来,但其交易模式仍被死板的“三统一”政策(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统一销售)束缚了手脚。

 

  改革开放的春风是有温度的,能够暖融冻结市场的坚冰。在万物萌发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股力量开始崛起:一是不甘寂寞、纷繁热闹的民间古玩市场;一是以港台及东南亚地区的商人为主的投资群体进驻内地市场。

 

1.民间文物市场之兴衰

 

  与因体量、人力有限而不得不“守株待兔”的文物商店相比,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文物市场率先活跃起来。步入藏界20余年的职业媒体人张晓平在《浅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生生死死》中回忆道,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华威里地界,在改革开放后便有文物小贩在这里“练摊儿”。渐渐的,旧时的自行车零件交易市场变为了一个在凌晨时分摊贩、买主汇聚,晌午便人去场空的“鬼市”。

 

72255683599743d38a2d27a6ea777ed3

古玩市场上的淘货者

 

  华威里的“鬼市”生存了10余年之久,严格来说,这里的文物交易并不合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商贩因利益驱使,通过各种手段与工商稽查人员玩“游击战”,并源源不断地将捣腾、甚至是盗掘来的文物摆在了华威南路长约200米的马路两侧。虽然假冒伪劣和废旧杂货掺杂其中,“买定离手,错爱不究”的江湖规矩更是让淘宝客栽过跟头,可很多古玩行家偏偏喜欢在这里捡漏,高额的收益让人们甘愿承担风险。

 

  20世纪90年代,呼吁“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生意兴隆的北京民间文物市场得到了“招安”的机会。1991年,当时还在工商部门工作的藏家宋建文负责管理沙板庄的“北京民间艺术品旧货市场”,这是北京市第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经营管理一体化的市场。宋建文为调研组写了一份名为《文物从这里走向市场》(后被更名为《文物正走向市场》)的报告,作为“内参”送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随后的日子里,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等一系列得到了政府首肯的民间古玩交易市场的出现,激活了早已蓄势待发的民间收藏热潮。

 

f3814c06ed4b416a82930fa7e3a861a9

民间古玩市场一角

 

  艾嘉所著《淘宝潘家园》一文中提到,早在1995年的欧洲旅游地图上就标示出了潘家园的具体位置。1999年,《北京晚报》报道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潘家园寻宝记。当时,中华收藏家协会的刘建业在潘家园的旧书堆里发现了一套《十三经注疏》,共19本册子,并最终用1900元人民币买下。经过鉴定,这套书籍被确认为清宫学者用来校对明末汲古阁版《十三经注疏》的范本。这一段传奇经历经过国内乃至美国、日本等国媒体的发酵,瞬间引得大量买家奔向潘家园旧货市场,很快,摊位上真真假假的古书都被淘了个干净。

 

  抱着花小钱、撞大运、发横财的心态投身古玩市场,想趁机挣钱的部分商户动了歪心思,被视为鉴定和维权之“灰色地带”的民间古玩市场沦为“假货”的天堂。随着政府干预、管理的介入、法律法规的细化深化,以及文物价格的快速提升和现代文物和艺术品市场经营企业群体的壮大,民间古玩市场难以再和现代贸易成为共生体。

 

  截至目前,除了潘家园、琉璃厂等地,北京各类古玩市场共有25个,在北京文物局注册在案的可以经营文物的古玩公司、古玩店、古玩城则有64家,但在大部分时间内,这片市场都处于“隐身”状态,不要说为市场所铭记的宝贝,哪怕只是记录在案的有影响力的交易都是屈指可数。

 

摘自:凤凰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