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兮夕曛,

声和兮夏云。

—— 耿湋

 

《礼记》中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季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蝉儿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

 

盛夏至。

 

微信图片_20190717101751.jpg

@小城拍摄

 

入夏,小城的蝉也开始鸣叫起来。

其实小城的蝉太少,已经形不成过去那种大合唱的阵势。偶尔断断续续地几声,像被热晕了,有气无力的。

除了小城里的蝉愈发少之外,像公园里、道路旁也鲜少能听到群蝉和鸣,回想起“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满满童趣,不禁让人心生失落。

 

其实蝉少是有原因的,小时候谁会想到,蝉是能吃的。烧烤、炸串,现在人们捉蝉不是为了逗趣了,而是为了享口福,国人总有一种可以把物种吃灭绝的“能力”。

真不知道,再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树上还会有蝉这东西吗?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辛弃疾

 

 

夏日的乐章,唯有蛙声与蝉鸣最有代表性。

 

常常让我想起儿时的夏天,没有手机、电脑的夜晚,吃罢饭,一家人在院里乘凉,大人们喜欢摇着大大的蒲扇,讲着老故事,小孩们追着蛙和蛐蛐,拿着网兜想去够到高树枝上的蝉或是柳树上的天牛。

 

夏季树枝上的天牛与蝉,农村孩子们都抓过。

天牛头上的那对锦鸡翎,似乎是在和孩子们挑衅一般。可孩子才是“无敌”的,捏着它那坚硬的翅膀,听着它发出的吱吱扭扭的声音,就是一天的乐趣。

 

201809041629092873.jpg

陆迅 《天牛》 局部图

 

温馨的夜晚,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如今还有多少人能一家齐聚谈笑风生,又有多少人还能仰望星空呢?现如今池塘也少了,蛙声也好久没有听到了,都成了微妙到无法遗忘和替代的回忆。

 

 

242aa6755061ab12a638dcb2a352d196f59e14da26a39-bgQjKA_fw658.webp.jpg@来自网络

 

了解到蝉的最长寿命约60~70天,但是,它们一生都在用“歌声”表达着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快乐。

 

一蝉

一鸣

一生

 

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情感。

画家会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花鸟画最具抒情性,通过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反应生活。

 

c4a22e227af8df5ac0c817ac9272663.png

 

陆迅的花鸟画正是传情、抒情之作。

 

陆迅:字田雨,别署韫璞楼主,江苏武进人,1964年生。所作花鸟虫草,得力于青藤、白石,作品曾入选江苏省首届艺术节和新世纪江苏花鸟画展及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兼能山水。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书画院特聘画师。

陆迅先生擅长的小写意,将江南风物的这些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飞鸟鱼虫的憨态之姿亦或是花草的清丽之美,甚至到每幅画卷中大片的留白,也是恰到好处,增减皆败。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万物生机勃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意境,激发了陆迅无数个以昆虫为主题的画作。

 

陆迅说过:“我小时候,就住在乡下,喜欢乡下原汁原味的淳朴,虽然现在乡下发生了变化,但是我还是喜欢平时开车去乡下的田埂上走走,看看鸟,看看虫,就只是随便的去看看走走。还有啊,像鱼,虫,花,鸟,这些东西,身旁边就有,就算没有,也可以去买来观察,这样一来,只要一有辰光,就可以坐下来看看。”

 

他的花鸟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够传递出多种不同的情感信息。

 

9011f5dd149576cc215b065641e060c.png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体味着生命的悠闲与惬意。

其实我们也可以静下心来,坐在绿荫下,扇着扇子,听着蝉鸣,看着一只不知从何而来的天牛“嗖”的飞来飞去。

享受生活的点滴乐趣,融入自然,才能感受一份和谐:自然与人,自然与动物,自然与环境的和谐。

 

心中若有桃花源,处处皆是水云间。

 

 

 

—— END ——

 

文中《夏日蝉鸣》、《天牛》为交易中心平台

在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