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介绍了明代早期的书画特点,现在同样,从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三方面了解下明代中期的书画特点。

 

   明代中期,山水题材进一步拓展,形成了融南宋、北宋于一体的明代“院体”画风。之后,随着“院体”和“浙派”的衰微,“吴派”承继宋元文人画的传统,树起一代新风,使文人画占据画坛的主流。花鸟画也普遍盛行,而人物画走向衰微。

 

   明代文人满足于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关注对日常生活的体验,追求生活的本真,故其山水画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感悟,表现自身的理想和追求。山水画以“吴门画派”为主,发展了以“标士气、精笔墨、尚意趣”为旨归的画风,追求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风格,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文化内涵。文徵明有“粗文”“细文”两种画法,“粗文”酣畅端庄,脱尽浮躁之气;“细文”精制秀雅,韵味秀丽。唐寅取北宗的雄劲而避其刻露,取南宗的蕴蓄而舍其率易,形成“画法沉郁,风骨奇峭”的风格。明代中叶,以文会友也蔚然成风。酒觞之间,品书论画,博古鉴赏,普遍盛行。品茗开始兴盛导致品茗图也逐渐增多。品茗图集中体现了文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如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

 

明代文徵明书画作品

文徵明 《惠山茶会图》 故宫博物馆藏

 

   花鸟画进一步发展,梅兰竹菊一直是典型的文人画题材。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和唐寅曾作水墨花鸟画。沈周以水墨写意之风表现四君子,生意盎然。文徵明在四君子题材中加入了花鸟,善画墨竹、墨梅,天然清润。唐寅基本是以水墨提炼花鸟的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如文徵明的《兰竹图》。这些变异拓宽了固有的文人画题材,后期画家纷纷模仿,舍弃绚烂的色彩,使用单纯的墨色。此外,案头静物、折枝花卉等反映日常生活内容的题材成为花鸟画表现的主要内容。

 

明代书画图片

文徵明 《兰竹图》 故宫博物馆藏

 

   人物画逐渐衰微。唐寅的人物画,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笔人物画,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具有典型的南朱院体画的遗风特点,如《王蜀宫妓图》。另一种是从南宋的院体梁楷脱胎而出,笔墨流畅,画风简逸高雅。除一些知名的仕女画之外,唐寅还涉及到更加世俗化的春宫画创作。仇英的人物画工整精微,用色典丽,妍雅温润,雅俗共赏。

 

明代唐寅书画作品

唐寅 《王蜀宫妓图》 故宫博物馆藏

 

   活跃的艺术品市场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热情,为画家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提供了广阔的机会,艺术品创作量不断增加。文人画家的创作也逐渐从自娱的圈子中走出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与此同时,市民阶层兴起,以市民阶层的价值观为代表的价值体系渗透到整个社会。文人画带有市民的爱好情趣,注重个性的发挥,追求潇洒脱俗的笔墨情趣,强调神韵,从而成为市场争购的对象。许多职业画家转而宗法文人画风,开始关注个体的物欲与情欲,注重个体的自然生命价值。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转变使许多画家行、利兼具,促进了两大传统的融合。画家在创作时,受商品规律的支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审美观念明显受制于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呈现出商贾和市民的意识和爱好。上至官僚,下至百姓,争相购买。在社会需求增长,商品交易频繁的背景下,画家的创作欲望激增,作品里体现出文人高雅情调的同时,也糅入了世俗生活的意趣,从而使作品带有更强的时代气息。这一特点为绘画的艺术内涵和形式注入了新的因子,作品雅中寓俗,俗中寓雅,雅俗共赏,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整理自网络

上一篇:古董鉴定之古代玉器鉴定

下一篇:瓷帽筒的辨识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