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名声,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像2020年这样差。民国时期鲁迅在《谈蝙蝠》一文中说:“蝙蝠虽然也是夜飞的动物,但在中国的名誉却还算好的

 

  然而一场肺炎,让蝙蝠蒙上了一层恶魔的阴影,其实对蝙蝠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无妄之灾。用人们的玩笑话说:“蝙蝠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样子进化得不像个食物,但还是被人拉出来炖了。”

 

  几千年的 “”,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1111.gif

 

  在人们眼中,蝙蝠昼伏夜出,长相怪异,引人厌恶;在西方文化里,蝙蝠常代表着吸血鬼、巫师和邪恶势力。但是中国人对蝙蝠,却分明有着另一种认识:

  在各种瓷器、漆器、建筑、石雕、家具、刺绣等等造型和纹饰中,我们常用蝙蝠形象表达美好的愿望:

   两只蝙蝠相对是“双福”,五只蝙蝠围成一圈是“五福捧寿”,万字加蝙蝠是“福寿万代”,蝙蝠倒挂休息有“福到”之意,蝙蝠进家门则是“福临门”的征兆……“蝠”与“福”谐音,因而蝙蝠成了吉祥符号。

 

1_副本650.jpg

@来源网络

 

///

 

  中国人对蝙蝠有一种敬畏,对它的认知则有很大一部分基于联想,比如它长寿、视力好,叫它“仙鼠”、“飞鼠”等等。

在蝙蝠丑陋的外表下,中国人却能发现其 “善德之美”,美化出迎合人心的吉利意象。

 

  把自然寄寓在文化里,把喜爱安置在敬畏中,中国人曾如此对待蝙蝠,也如此对待自然万物。

 

 

福   如   东   

 

2_副本650.jpg

 

名称:“福如东海”品杯

材质:瓷

包装:锦盒

出品:木一堂美术馆

尺寸:

底径3.3cm,口径6cm,高4.5cm

(手工测量,轻微误差,敬请谅解)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中心在售

 

  回想起来,大概几千年来,中国人与蝙蝠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即不离、相安无事的。李白有诗:“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说的便是蝙蝠了。

  蒲松龄曾赋《驱蚊歌》一首,高度肯定了蝙蝠的 “灭蚊” 功能:“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

  蝙蝠使人免受蚊虫叮咬,能去五毒、驱赶鬼怪,古人便觉得它有巡夜、保平安的作用。

 

  唐文化里,有两个大神仙也是蝙蝠得道后变成的:

  “八仙过海”之一的张果老,是白蝙蝠化身,宅心仁厚,专爱助人为乐鬼王钟馗,是黑蝙蝠化身,一身正气,刚直不阿

 

3_副本650.jpg

“福如东海”品杯正面细节

 

  无论是崇拜蝙蝠的古人,还是吃蝙蝠的现代人,都不曾想过,蝙蝠是真正的 “活体生化武器”

  蝙蝠酿成了 “埃博拉”;当蝙蝠感染了单峰驼,成为2012年MERS的起源;当蝙蝠感染果子狸,成为SARS的起源……

 

  其实古人也吃过蝙蝠或其他野生动物,《周礼》中记载过的野味有“六兽”、“六畜”、“六禽”。苏东坡当年被发配到不毛之地 —— 儋州(今海南岛)后,写了篇文章叫《闻子由瘦》,里头也有句说:“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不过,古人吃野味基本上只是为了获取蛋白质和脂肪而已,较少强调或夸大其美味、效用。

 

  当肉食需求不再是吃野味的充分理由,有人就标榜野生动物的药用价值;用野味的稀缺性,满足虚荣心......食物的背后,其实是社会心理。

 

4_副本650.jpg

“福如东海”品杯侧面细节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不是因为他们迷信,而是因为他们早就意识到,每一种生灵都可能与人类息息相关。因而在我们的文化理念中,也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生物的亲近和尊重。唤醒中国文化中合宜的天人观念,重建当代人与自然生物的文化关联,或许可以重新引导人们在当下诠释生态文明

 

  如今,我们真的轻而易举就可以见到蝙蝠的身影吗?

  我们在一步步扩大着自己的活动范围,野生动物却在不断退让。到底是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蝙蝠或其他珍禽异兽,本能之外,我们从没意识到其中关于生态伦理的问题。

 

5_副本650.jpg

“福如东海”品杯底部细节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平衡,是万物之间最理想的状态。

 

  往后的蝙蝠,是 “福”,还是 “祸”?

  答案永远在人们口中。

 

 

///

 

- 参考资料 -

《中国人的蝙蝠文化观》张多

《从蝙蝠形象看中西文化精神》焦成根、叶锡铮

 

· END ·

 

~ 福如东海向您涌来 ~

+客服 V:18015007360订购